2015-1-21 11:07 作者:lihpao809
高教人力開始盤點總是好事一椿,104學年度起,規範餐旅領域招生名額,不能超過前一學年,而農業、工業領域的系所不得停招,即使招不滿名額,也不得流用至「餐飲」相關科系。
這幾年來,證券市場的股市新兵中,餐飲類股票投資價值高,甚至於比傳統產業的雞蛋水餃股價格還要高出十倍;這種趨勢,在學界反映出來的是,人才往餐飲業流動的必然結果。
這種趨勢,從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也可以看分明,97學年的餐旅學群學生為3萬7724名,到了101學年就達到6萬6423名,四年時間增加八成學生量,這 代表這類學群的就業市場被看好,才能在招生上開出紅盤。
讓學者反思的是,餐飲業不外乎洗盤子等服務項目,有需要在高等教育市場上受培訓嗎?在國外這類學群的高教體系,似乎也沒有台灣如此之多。再回過頭來看,台灣的師資可以滿足增加的學生數嗎。
就人才排擠狀況來看,餐飲學群具有招生容易的特性下,學校自然以設餐飲系為招生手段,至於傳統所稱黑手的工業類科學生人數,在學生數量有限下的彼長我消下,農工業科系學生數必然減少,這也是有識之士擔心,長期下來會衝擊到國家產業基礎人才的培訓。
過去教育部雖有意識到招生情況出現變化,但沒有下重手管制過,這次宣示要從104學年度起,規範餐旅領域招生名額,不能超過前一學年,而農業、工業領域的系所不得停招,即使招不滿名額,也不得流用至「餐飲」相關科系。
教育部用總量管制方式,來保障農業、工業領域系所的不得停招,但此舉並無法保證學子就會願意往農、工業領域流動。私立科大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就認為,教育部手段並不高明,原因是只抓到皮毛,並沒有對農、工業學群的學校有更多的獎勵。
高教人力開始盤點總是好事一椿,畢竟技職司確認了「餐飲科系不增加招生名額,工業類科不減少」,未來的政策走向,就該以工業類科的鼓勵做起,才能替農一科的學群學校有好的示範。
這封郵件來自 Evernote。Evernote 是您專屬的工作空間,免費下載 Evernot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